
最近这事儿在白云机场发生,听说一个马来西亚的叔叔在这边感慨了一句:中国人现在真幸福。还补了一句说“中国强,世界才有和平”。你说这话搁咱自己人嘴里,反倒显得普通,但从外国人的嘴里说出来,分量就不一样了,当时我现场听了,心里还挺有触动。
之前我去马来西亚旅游,打车时碰见了个当地司机,那人看我穿得体面,还以为中国人都挺有钱,不过他又说:“你们中国人很有钱,但一天到晚就知道赶路,哪来的幸福?”他这话我也记着,感觉是某种刻板的认识。现在再回头看机场那个大叔那番话,我就琢磨上一阵了:中国人的幸福感,到底是真还是假,说白了,这40年是怎么个演变过来的?
其实你往回翻翻咱们自己的成长史,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,那会可不是现在这么方便。那时候日子像啥?就像刚创业的小公司,有伤心、有想法,但钱可是真没有。看过《中国统计年鉴1985》的人都知道,1980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年收入才400多块、农村才100多块。真要算成现在的钱,一个月顶多就能买几顿饭。
我小时候家里老人总跟我念叨,早些年去广州出差,买双皮鞋都得排半天队,还得靠票才能买东西。那个年代你跟人聊幸福?人家觉得能吃饱饭已经很不错了。其实幸福当时就是个奢侈的词,大家都觉得离自己很远。
有说法说80年代外国记者来中国写游记,那会他们看到的中国,是自行车大军满街跑,但谁脸上都没笑容,大家都忙着琢磨怎么过日子,不愁吃喝就不错了。幸福对当时老百姓来说,根本不是张嘴就能说出来的事,更别提什么优越感、满足感。
一直到90年代末、2000年以后,这个国家才慢慢有了改变的劲头。最关键的事儿有两个:一是加入WTO,这一下子让中国的经济融进了世界,超市里的东西多了,进口零食、洋品牌,平时都吃不起、见不着的,忽然能轻松买到。还记得小时候家门口开了超市以后,一家人特意去逛,发现巧克力和薯片已经不是稀罕物了。日子开始慢慢有了滋味。
第二个是逐步取消农业税。这个事没人细说,但你要知道,农业税在中国历史上收了两千多年,等到全面取消那一刻,不少农村家庭都松了口气,等于给农民直接增加了收入,生活变得更有盼头。我有亲戚在农村种地,电话里语气都变了:“以后种地还能拿补贴,能不高兴吗?”
这几个点拉开了中国老百姓和外国人心里边幸福的差距。马来西亚的学者2008年写过中国农村,说这变化太惊人,盖小楼、家里有家电,这些以前根本不敢想。城市里更不用说,基本温饱已经解决了。
但话又说回来,这段时间,物质是上来了,压力也上来了。你看英媒2010年做过调查,差不多一半受访中国人觉得生活压力比之前大,工资是涨了,可房价也涨、竞争也更激烈。物质一好了,精神又跟不上了,幸福变得不再单纯是有钱,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标准。
你要说这两个节点,其实是中国给自己找了出路。敢于对外开放,敢于把农业税取消,这背后都是顶级的决策。如果没有这一步,今天咱们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生活。可以说打开了“幸福”的阀门。
到了最近这几年,那马来西亚大叔眼中的“中国幸福”,其实有三层“隐性福利”,不是单纯的收入,而是你只有自己在国内生活得久了才能体会:
第一层就是安全感。你出门不用担心钱包丢了,手机付款、电子支付,人人都习惯了,丢了东西也能找回来。中国是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,社会治安好,晚上下街也不怕。看报告说过去十年中国治安满意度全球领先,外国人都觉得不可思议,可在咱们看来就是平常事。
第二层是便利感。现在点个外卖、网约车都是家常便饭。你不用出门就可以解决一切,一线城市和小县城差距越来越小。我的亲戚去年从海外回来,一直在夸中国生活方便,说国外买菜得开车大半天,中国下楼就都齐了。全世界几乎没有第二个这么齐全的国家。
第三层是公平感。特别是医疗和教育,农村孩子能上好学校,老人看病能用医保,报销比例高。家里老人住院花了几万块,医保直接报销掉一大半,这要搁以前那都不敢想。教育越来越公平,农村娃也能读好书、考大学,这都是最近十年的变化。
这三层福利,外国人或许嘴上不说,全都看在眼里。而这些“隐性福利”,才是中国人觉得幸福的真正底气。大叔说“中国强大世界就和平”,其实深意就在这——中国跟以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比,强大带来的不只是GDP,更重要的是普通人的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当然话说回来,中国现在也不是一片赞歌,问题不少,比如房价实在高、工作压力大、年轻人吐槽躺平。幸福不是搞定所有矛盾,而是往对的方向努力。我觉得,幸福感其实是变化的,标准也一直变。你跟十年前比,是不是总体在变好,这才是真理。
国外总有人说中国强大了就会“霸权”,说得特别紧张。其实他们没想明白,中国的强大是开始带给周围邻居“安全感”。你像“一带一路”,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基建、交通全靠中国投资,马来西亚的铁路修好后,大家出行变得超快。疫情期间,中国送出无数疫苗,像马来西亚鸡蛋打不进美国、却能出口中国,这些帮助老百姓的事儿,都是中国实力带来的红利。
所以中国不是争霸,是实打实给世界贡献幸福,让自己好,也帮助别人好。这话从外国人口里说出来,份量比咱们吹牛强多了。他们不是没看到中国强大的弊端,而是对比了自己的日子,觉得中国老百姓的幸福是有保障的,这才愿意点赞。
仔细琢磨这几十年,其实就是幸福感的进阶。80年代就是奔温饱,2000年代就是奔小康,现在就是奔高质量的幸福,每一步都没停下脚步。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社会稳定、科技发达,这可不是哪一天就能完成的。
白云机场的那个瞬间,看了挺感慨。其实咱们的幸福就是那么点儿小事:手机能付款、街边能买吃的、家里老人能报销医药费,这些人家在国外可能羡慕死了。你小时候的朋友怎么能想到现在连农村小孩都能用上iPad,外卖爬到农村,诊所里都刷医保。
当然中国还有很多不足,每天都在敲打自己的问题。但跟过去比,你这点小烦恼其实也是另一种“幸福的烦恼”。爷爷常说,日子一天天过,饭一口口吃,不能跟自己较劲,要看有没有进步。有缺点慢慢改,脚踏实地别浮躁。
这段所谓幸福史其实特别有意思,翻起来有无数细节,还没仔细说,比如脱贫攻坚、城乡一体化对每一个家庭都留下痕迹,高铁让出行变得高效。写一篇都不够,我怕扯太多你们看着烦。
最后交给大家,说说你觉得现在的幸福跟十年前有啥不同,是生活质量上去了,还是精神压力少了?大家都来聊聊,你的故事就是国家进步的小证明。我们现在的幸福,正是40年努力的底气,也是将来继续往前走的信心。这些在外国人眼里也许是奇迹,在咱们眼里也许早都习惯了,但细品一下,真的值得珍惜。
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。如有侵权投诉,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华亿配资-正规的配资炒股平台-广州证券公司配资一览表最新-网上股票配资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